受“骨湯門”事件影響 味千業績大幅下滑 |
骨湯門事件的影響還在延續。近日,味千(中國)(000538,HK)發佈的2011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股東應占綜合溢利同比下降20%至30%。昨日(2月13日),公司股價早盤下跌近4.5%。 對此,新鴻基金融集團分析師蘇沛豐和深圳太和投資投資總監王亮均認為,在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今天,估值打折已是部分消費類股票的大趨勢,曾經的防禦性品種已然顯現新風險。 1月10日,味千發佈2011年業績預告稱,預計2011年度公司股東應占綜合溢利較2010年將減少20%至30%。味千認為,收入減少主要是由於部分媒體於2011年三季度前後報道集團產品之若幹事宜。 去年,味千被曝出其湯底為湯粉勾兌而成。隨後,公司虛假宣傳味千拉面鈣含量和添加劑超標的消息相繼傳出,其中添加劑事件被證實並不存在。不過,公司去年11月份公告稱,公司曾經發行的宣傳品涉嫌虛假誇大味千拉面鈣含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不正當競爭法》相關條款,上海市工商局對公司處以20萬元罰款。 與2011年度業績大幅預減相對應,味千2011年中報顯示,集團上半年毛利較去年同期提升38.8%,股東應占溢利同比增長約32.4%。 昨日,味千股價低開4.5%左右,收於8.9港元/股,骨湯門事件前,公司股價剛創18港元/股的新高。 王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之前市場認為食品消費業是抗周期行業,但現在受食品安全因素影響,不確定性增加,風險更大。 蘇沛豐提出,食品消費類公司已不能維持過去的高估值,回歸合理價格是必然趨勢;此外,未來此類公司的股價會對新聞報道非常敏感,即使報道未獲證實,股價也會受到直接打擊,避險功能將大打折扣。 此外,王亮認為,由於食品安全問題頻發,老牌、本地企業將受益,行業將從大品牌壟斷化向小品牌區域化演變。 【編輯:尚艷】 |
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
受“骨湯門”事件影響 味千業績大幅下滑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