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星期三

書院門:保守求生的古玩幫

書院門:保守求生的古玩幫

書院門:保守求生的古玩幫


秦始皇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幾千年後,他的都城會變成旅遊之城。旅遊者的目的地無一不是為他老人傢遺留下的物件而去,這形成瞭陜西極具特色的商業優勢。在西安,有一個經營藝術文物的商業群體,這個不同於其他行業營商規則的行當,許多玩法耐人尋味。

  西安市南門內的書院門藝術品一條街,是這個特殊商業群體的聚集地,街道實際上更像是一個細長的胡同,但就是這個胡同,每天成交的金額不會少於千萬元。

不一樣的行規

  書院門的房子是唐朝時就遺留下來的,作為西安重點保護單位,在建國初就作為商業開發項目,公開出售。

  要說比文化,全中國幾乎沒有其他城市可以拼得過西安,所以把那些賣文化歷史的商人都吸引到門裡紮根成瞭順理成章的事。現在,這裡的一個小商鋪可賣上千萬,而這些看似平常的門臉,則是商戰的前沿陣地。

  這條街大約有近200傢商鋪,除此,還有露天的推車和地攤,雖然租售價格差距非常大,但正因為掛上瞭文化、藝術品與文物的頭銜,來到這裡的客戶並不敢肆意砍價,如果遇到識貨或愛物之人,一筆銷售額就可以海底撈瞭。顯然,這裡的地攤軍更有地位與尊嚴。

  但高額的價格後面也暗藏著殺機,據一傢字畫店的老先生說,雖然出售文物是犯法的行為,但還是會有商傢冒用這個名字,哄抬價格。而造假的技術,並不是一般人可以識別,這裡幾乎沒有賠本的買賣,大傢隻比你掙瞭幾倍。

  字味字畫店的老板老白,是西安紡織廠的職工,由於平時酷愛收藏,退休後用自己所有積蓄開瞭這間字畫店。他告訴記者,字畫造假很難看出來,尤其是國畫。造假者會把一幅名師真跡拆分成幾份,分別把落款、印章、字畫主體嫁接到贗品上,這樣,一幅真跡可以賣出幾幅真品的價格。

  在這個行道,商傢拼的是經驗與背景。據瞭解,這裡的商戶來瞭走,走瞭又來新的,不是因為經費,而是無法適應其中的商業規則。綠景玉器店老板王有華,是一個古玩愛好者,17年前他用5萬元起傢時,這條街上還沒有幾傢店面,十多年來他經歷的生死考驗不下百回。

  首先來者必須懂行。這跟其他行業,有錢就可以開店營業的情況完全不同。在這個行業,是不允許開門砸價的,否則擁有再好的進貨渠道,都會被其他競爭者清理出去。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抬價,但絕對不允許降價。是這裡的第一條行規。

  據老白介紹,其實一幅非名傢的現代字畫值不瞭多少錢,但因為在這個行業,國傢並沒有硬性的定價標準,所以就免不瞭出現價格暴力。很奇怪的一個現象是,這兒的天價,有些消費者是認可的,店傢有能力賣高價是他自己的本事,但惡意砸價的情況也不多見,畢竟這裡的房屋租賃、人工等成本是非常高的。

  但市場越來越成熟,提價也越來越困難,很有可能做死自己,這就要求經營者要會講故事。十幾年前,這裡的經營者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文化,但現在的素質卻非常高,你必須博古通今才能和消費者搭上話。就是你說的話,要跟報的價格相配。王有華說。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說法:幾年前,每個商傢上洗手間的時候都會人手一本故事會,就是讓自己在介紹產品時,賦予其歷史和文化生命,讓其顯得更珍貴。但現在,唐詩宋詞、四書五經、陜西的皇室名族族譜,都要略懂一二,除瞭騙術之外,還要外加誠意。

  王有華介紹,不但要自己說好故事,還要有傳播者幫你宣講。為此,他特意在公司開瞭一個玉石鑒定培訓班,免費為老顧客和潛在顧客培訓玉石鑒定知識,一方面客戶受到瞭附加服務,會增加好口碑,最關鍵的,通過自己豐富的知識,受到客戶信任後,可以對消費者實行潛在的導向消費。據說,這裡的老板成為客戶偶像的不在少數,用的就是這一招。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此外,經營者必須在圈中有人,有瞭老人幫你引路,不管在經營和進貨環節中,都會少走很多冤枉路。

千萬別出位

  由於主營和田白玉器物,王有華會有固定的時間與新疆源頭接頭,去看貨,但是他一定會避開其他經營者,一般上遊進貨會非常嚴密,我會帶著識貨的好朋友一起去,選料絕對是先到先得,這裡容不得還價,而且必須維護好每個渠道環節的關系。

  黃金有價,玉無價,原來2000塊一公斤的玉原料,現在已經賣到瞭200萬元,而雕工費漲幅更令人驚詫,從幾百塊漲到瞭十多萬。這個產品跟其他產品絕不一樣,其他產品可以批量生產,但在這裡一定要買到唯一性,這才是藝術品的珍貴賣點。王有華說。

  物以稀為貴在收藏界尤其重要。這從店主開始的吆喝聲就能看出。和其他行業不同,一件好的產品,在消費品業中,店主一般會跟消費者介紹,這件產品在我們這兒賣的最好。這時消費者往往會得出這件產品肯定信得過、是好產品的結論。

  但在藝術品收藏界就完全不同,一定要對客戶說,這是唯一的。例如,一個畫傢平時並不畫虎,但由於偶然的興致,畫瞭一幅群虎像,這時就能用此說故事瞭,肯定能賣個好價錢。但就算不是唯一,也要告訴顧客,這類型的畫存世的幾乎沒有幾件。否則,產品再精美,就隻能賣個成本加勞累費。上述老白頗有經驗。

  而對於後加工的藝術品,為瞭保持獨一性,就必須要保密。據王有華介紹,把原始玉拿給雕工溝通時,不允許有其他外人在場,式樣絕對保密。最初會找圈內人介紹相熟品德好的雕工,用熟瞭就比較放心瞭。這跟保護國傢機密沒有什麼區別。

  競爭不僅如此。商業社會下,商傢無一不是發揮創意、大肆宣揚自己的產品,但在這個行當,大多看到的景象是保守和神秘,偶爾的創新有可能會遭來殺身之禍。

  據王有華介紹,幾年前,市場逐漸趨於冷靜,更多人開始覺得藝術品市場是不規范、摻假、不誠信的代名詞。他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最後,他學習消費品行業,打出不滿意可以全價無條件退貨的招牌,引來客戶的同時,也遭到同行的妒忌。幾個競爭對手,聯合起來在一個星期時買瞭我500萬元的貨,在第二個月的一天,突然要求全部退貨,當時手裡並沒有那麼多現金,幾乎花光瞭我進貨和公司的流動資金。王有華感慨。

  也許和陜西人保守的思想有關,慎重似乎成瞭這裡藝術品文物行業商人最形象的比喻。據王有華介紹,凡是來公司裡的人,員工都非常謹慎,並不是見人就推銷,而是先和對方聊,看其真正目的是什麼。拿產品的次序也有講究,先拿出普遍大眾的,看對方的反應和誠意後,再依此拿出上等的物品。一方面可以讓消費者有逐層驚喜的消費欲望,其實也可以防止競爭對手過來采價和探究機密。

  察言觀色是這裡每個人必須學會的事。有一次,王有華店裡新來的一個店員為瞭展示自己公司的實力,顧客一進來就把鎮店之寶拿出來,高額的價格,把有心購買的顧客嚇瞭一大跳。隻留下瞭一句賣這麼貴,是不是騙人呢就走瞭。

  “但如果來瞭一位懂行的大客戶,老給人拿一些不痛不癢的小物件,除瞭讓人傢覺得不尊重外,還讓別人覺得自己不是‘圈’裡人。”王有華告訴記者,辨認大客戶的重要標準就是看他會不會說“行話”。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單兵作戰盛行

  隨行就市,水漲船高。以前5萬元就可以在這裡開公司,但現在拿1000萬元扔進去都聽不見個響,這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行業。一位在書院門混跡多年的老板看到瞭不少問題。雖然入行門檻很高,但行業卻難以成規模。

  首先渠道單一,這裡更多的商戶更願意通過單一的散客進行銷售,對於僅有的散客,也是經過千挑萬選的。客戶絕不能多,關鍵要精,否則,太雜太亂都會影響我在這行的口碑。前述老板說。

  這裡的商戶一不做廣告、二不搞宣傳、這條街更不像是商業街,每傢店都靜悄悄的,隻是通過自己的圈子進行銷售,但每天的營業額卻不可估量。

  在西安古舊書店陳銘看來,人才也是書院門古玩商人們進一步發展的瓶頸。首先自身的文化底蘊要厚,要識貨,知道這東西應該賣給誰。但現在很多人學習這行也是為瞭掙大錢,真正踏實研究的沒幾個,這行是最考驗人性和品德的,否則的話,東西再好,生意是做不成的。

  事實上,這個行業遵循著最原始的師傅帶徒弟的培養機制。以前是由經驗豐富的老行傢,對學徒進行言傳身教,徒弟以平時的工作經驗、師傅引領加上一部分的偷學,在老行傢退休後,逐步擔當大局。

  商業社會雖然改變瞭一些規矩,但師傅帶徒弟的體制還是傳承瞭下來,隻不過現在的徒弟大多是大學生或是普通社會成員,來此大多為瞭掙工資,真正對此行業感興趣的人不是沒有,是耗不起。

  據陳銘介紹,在這行要小有名氣和成就,至少要花費30年,同時還需要艱苦的學習和孤獨的研究,但由於社會越來越浮躁,幾乎沒有人會定下心來,每月拿僅夠糊口的薪水去做這件事。

  以古舊書店為例,其經營的書籍和一般書店有著很大的反差,除瞭定價、產品本身、渠道不同外,由於受眾越來越少,規模有萎縮的趨勢。原因是沒有合適的人去經營,不知道如何把如此厚重的歷史文化,嫁接到各地正在流行卻虛無縹緲的文化創意產業當中。據瞭解,古舊書店最具特色的木板書,已經因為人才斷檔,這門手藝已經接近失傳瞭。

  做藝術品目前看來是成不瞭產業的,除非通過市場的成熟和規范,我想這一兩代是無法實現的。雖然我們國傢改革開放到現在30年,但目前從市場角度看來才剛剛起步,我覺得規范至少要50到100年,這裡的制假和造假泛濫。陳銘認為,假貨的市場大於真貨市場,雖然這行已經培養出無數千萬富翁,但終究無法形成固定的產業模式,也是行業發展的誤區。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