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1日星期五

日本推20萬億日元寬松政策 “弱勢日元”令中國承壓

日本推20萬億日元寬松政策 “弱勢日元”令中國承壓

日本推20萬億日元寬松政策 “弱勢日元”令中國承壓


  作為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後在經濟領域的第一次出手,20萬億日元(約合2262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出臺也是繼美國和歐盟之後,發達經濟體又一次祭出量化寬松政策挽救經濟頹勢。

  經濟學傢林毅夫對此評論:本輪發達經濟體的金融寬松使得IMF傳統的救助政策失靈。

  市場很快地對新的經濟刺激計劃做出瞭反應。

  近期日元出現瞭比較明顯的貶值走勢。1月14日,日元兌美元匯率跌至兩年半來新低,自去年10月初以來已下跌超過14%;反之,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2695,創下自2012年5月2日以來的新高。

  即將到來的增發國債、大規模金融寬松,日元是否會進一步加速貶值?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日本寬松的貨幣政策對國內通脹的實際刺激作用並不明顯,但卻帶來瞭日元貶值,這將導致持有大量日本國債的中國外匯儲備貶值;同時還將對中國外貿以及對日出口企業帶來隱患,在增強日本出口競爭力的同時,可能將部分侵蝕中國出口競爭力。

  外儲遭殃

  日元走弱,與之相關的投資直接受到威脅。

  日本央行近日演講指出,央行持有的日本國債達104.9萬億日元,這一持倉已刷新歷史最高紀錄,國債收益率因央行融資公共支出而跳漲的風險增加。

  北京嘉合盛匯研發中心首席外匯分析師王洋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日元貶值相對日元資產貶值,有利於本國出口以提振經濟,但令大量持有日本國債的中國等國傢外匯儲備利益或將受損。

  近年來,受中國外匯儲備多元化投資導向的影響,中國也大幅提高對日本國債的持有比例。國傢外匯管理局曾表示,以美元為主體、適度分散化、較為穩定的多元化貨幣結構,可以較好地滿足對外支付和資產配置的需要,還可以利用不同貨幣的此消彼長來分散風險。

  來自日本財務省和日本央行在2012年6月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中國持有的日本國債(含短期國債)已增至約18萬億日元(合人民幣14590億元),較上年增長瞭71%,創歷史最高紀錄。中國已在2010年超越美國和英國,成為日本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國。

  2012年,在中日兩國之間因釣魚島事件爆發爭端之前,2012年中日雙方在金融領域內開展瞭多項合作。2012年3月,日本宣佈獲準最多可購入65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03億美元)中國國債;隨後6月1日起,人民幣和日元實現直接交易。對此,有外匯人士認為,雙方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互持國債的比重。事實上,不僅中國,亞洲一些國傢持有日本國債的份額也日益上升。日本財務省和日本央行發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亞洲國傢持有日本國債的份額約占31%,僅次於歐洲的39%。

  這主要出於避險原因。近年來歐美經濟比較疲軟,大傢不敢持有美元與歐元,而日元漸漸成為避險貨幣。王洋解釋。

  事實上,歷史上兩次日元貶值時期中國出口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拖累。

  競爭出口

  日元貶值對於中國的直接影響或出現在出口領域。

  日元貶值,使得自身競爭力更大,利於出口,但這相當於人民幣兌日元升值,但不利於中國外貿。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亞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宏源證券固定資產部首席經濟學傢范為亦持相同觀點,“日元貶值將使中國整個出口面臨比較大的挑戰。過去中國和日本是產業鏈互補的國傢,中國主要出口中低端產品,日本主要出口高端產品。而近年來隨著中國出口產品產業升級明顯,日本貶值日元刺激出口的做法,會使中國和日本產生直接競爭,類似此前日本小松重工和中國三一重工之間的較量。”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就在日元走低的同時,2013年伊始人民幣呈現再次走強態勢,受去年12月外貿數據利好影響,11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盤中觸及6.2151新高,刷新匯改19年以來新高。

  日元貶值對兩國企業影響截然不同:對日本企業而言,因為如果日元升值,對以外幣結算的出口企業來說,換成日元的銷售額將減少,銷售額的減少短期內將導致這些企業經營業績的下滑。如果企業為應對銷售下滑而提高以外幣計價的出口價格,對進口商來說相當於漲價,會削弱日本出口價格的競爭優勢,可能導致出口數量的減少。反之,日元貶值則有利於日本出口企業。

  有消息稱,安倍計劃最早2013年1月份訪美,莫尼塔宏觀分析師陳殷指出:如果日本加入美國正在推動的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日本對於中國的出口競爭力也有望增強。 因為安倍政府在國際關系中更為傾向於美日同盟,歷史上安倍曾經在2006年擔任過日本首相,在其首相任期,日本對華貿易的增長要弱於其美國、歐盟等貿易夥伴。

  日元兌人民幣加速貶值,使出口導向性行業受損,給紡織、農牧林漁等主要向日本出口的行業帶來瞭不利影響。因為日元兌人民幣貶值增加瞭我國出口產品在日本以日元結算的價格,從而削弱瞭產品的競爭力。有數據統計顯示,人民幣兌日元每升值1%,紡織行業銷售利潤率下降2%~6%。

  不過,該刺激計劃暫時對中國外貿企業影響不大。東莞一傢對日外貿玩具企業負責人陸麗明日前向記者坦言,2013年訂單跟去年差不多,暫時沒有受到該政策影響。不過,他表示,現在該企業使用人民幣結算以減少風險。

  不過,王洋預計日元將會呈現中長期貶值態勢,這跟日本國內經濟相匹配,現在日本央行與政府態度一致而推出量化寬松政策以刺激經濟,這已改變瞭原升值狀況。

  屆時企業可能受影響較大。日本當地貿易商可能會考慮購買更便宜的,我們的利潤恐怕要受到影響。寧波一傢食品企業負責人表示。

  面對日元貶值形勢,中國企業應該及時、主動地采取措施,以規避日元貶值帶來的損失。

  王洋建議外貿企業可以進行遠期外匯買賣操作,可以買入日元兌美元的遠期對沖,日元兌美元波動大,易操作;而人民幣兌日元不好操作。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