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星期四

李開復豌豆莢項目探秘-80後主導疑山寨91助手

李開復豌豆莢項目探秘:80後主導疑山寨91助手

李開復豌豆莢項目探秘:80後主導疑山寨91助手


  當創新工場創始合夥人汪華8月11日在2010年第三屆易觀移動互聯網年會上講述移動互聯網未來時,現場上的大屏幕上,左邊是演講的PPT,右邊是微博的內容現場展示。右邊的微博屏幕上已有網友在提問:豌豆莢怎麼樣?有人用嗎?聽眾中有人問:豌豆莢是什麼?有人開玩笑地說,創新工場的第一槍。

  8月9日,李開復主持的創新工場首度公開成立近一年來的第一個項目:豌豆莢手機精靈。李開復說過,他做150個項目,可能有130個項目會死。作為創新工場的首個項目,豌豆莢手機精靈的未來到底怎麼樣?盛名之下的李開復和他的創新工場,是否能夠憑項目換來真金白銀?

  用戶反應:創新性不夠

  因為看好Android,創新工場的員工就一起嘗試開發這樣一款軟件,於是豌豆莢手機精靈創業團隊成立瞭。也就是說,智能手機玩傢和移動多媒體內容消費者,是豌豆莢潛在的目標客戶群。

  對於創新工場的第一個項目,ChinaVenture網站部主編吳文雄說,這類產品太多瞭,個人感覺不太有競爭力,而且也失瞭先機。

  北京推立方創始人張路說:豌豆莢手機精靈跟91助手相似,這是很實用的方向,但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其他機構在做。

  91助手是時下比較流行的一款手機管理軟件,開發商是網龍公司。

  記者采訪過程中,接觸到瞭第一批使用豌豆莢手機精靈的用戶。

  資深用戶程鵬說,裝瞭一段時間瞭,但是很少用。豌豆莢手機精靈雖然有很多功能,但這些功能我熟悉的其他軟件已經有瞭。二是因為豌豆莢手機精靈軟件會占用很多系統資源。個人認為,豌豆莢手機精靈沒有太跳躍的功能,唯一的創新就是把很多軟件的功能集合到一起瞭。

  一直用HTC手機的段洪說,雖然很多人不太認可豌豆莢,我用得也不多,但它的備份功能還不錯。

  網絡上對這個創新工場的首個項目也是褒貶不一。

  有網友表示,創新工場靠李開復的魅力和資金,給移動互聯網帶瞭一些新氣象。移動互聯網的未來肯定掌握在無數小團隊手中!也有人稱,軟件的用戶界面還不錯,可是為什麼最基本的兼容問題都解決不瞭?

  更有聲音指出,所謂的‘豌豆莢’就是山寨版的91助手,創新二字從何說起?

  豌豆莢團隊:暫不談盈利

  在調查中,《每日經濟新聞》多次約訪豌豆莢的團隊。

  8月10日,記者來到位於清華科技園C座2層的創新工場豌豆莢手機精靈創業團隊時,這裡燈火通明,偌大的辦公室裡坐著一幫年輕人。這些人來自互聯網領域、傳統領域甚至校園,平均年齡不到30歲。那個大開間的辦公室,沒有任何LOGO,關於團隊身份的LOGO。

  據記者瞭解,原負責Google公關事務的崔瑾,現在是豌豆莢手機精靈團隊惟一的女性。她告訴記者,現在團隊還非常不成熟,我們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低調地把事情做好,把產品做好。

  她說,目前不接受媒體采訪的原因,一是自從豌豆莢手機精靈創業團隊在網上火瞭一把以後,引起很多媒體和同行的關註。但相比其他同行,豌豆莢團隊隊伍小,也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二是豌豆莢產品目前還在開發階段,目前創業團隊最重要的是做,而不是說。如果關註的是豌豆莢手機精靈的軟件功能,團隊都很歡迎。而如果關註點是市場前景、盈利模式以及創業團隊,目前不是最佳配合時間。

  豌豆莢手機精靈“親友團”中負責媒體宣傳的黃超告訴記者,他現在在出差,豌豆莢手機精靈創業團隊的工程師們關註技術的程度遠遠大於說話技巧。對記者提出要去創新工場看看那幫工程師們,黃超表示拒絕。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黃超在郵件回復說:顧慮到豌豆莢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成長探索中的團隊,暫時還是想單純地把精力集中在改進產品本身。

  在這個創業過程中,以上人士多次提到瞭豌豆莢的 親友團。親友團的來源是創業團隊的親人、朋友,因為團隊還不是特別成熟,很多周邊人士都在幫忙。

  王俊煜是豌豆莢創業團隊的核心人物。這個80年後男生大學學的是物理,畢業後轉行加入Google用戶體驗團隊,當過設計師和工程師。他說他的工作內容是讓技術更好地解決普通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問題。

  李開復:150個項目中130個會死

  事實上,自從離開谷歌後,李開復和他的創新工場就一直不斷受到業界的關註和質疑。關註,來自李開復聲稱的這種模式對中國的創業者來說是一次新的嘗試;質疑,則是盛名之下的李開復,能否解決困擾創業者的最大問題:盈利模式。

  在一次希望浙商加入投資IT業大軍的會議上,李開復說,真正的創新必須是能帶來價值的,包括用戶使用的價值,能賺錢的商業價值等。那些沒有價值的創新隻是看起來很酷。李開復表示,在經濟形勢不確定的情況下,許多投資產品風險都較大,他認為,未來投資IT業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IT業確有值得關註的價值。

  成立近一年的時間裡,無論出席什麼場合,李開復始終對人們表述著創新工場的定義:一個全方位的創業平臺,致力於培育創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業,重在孵化移動計算、電子商務和雲計算方面的新興企業,同時也投資這些領域的外部公司。

  有人質疑創新工場是一個空殼,一沒資金,二沒團隊,三沒項目。李開復說,成立快一年的時間,創新工場主要做瞭兩件事:一是打造一個優秀團隊,目前已經有100名工程師加入;二是投資瞭9傢公司。這9傢公司和100名工程師已開始打造有趣的產品,一些產品今年就會問世,業務項目主要是圍繞移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其中,有7個項目關於移動計算,另外2個涉足電子商務。

  在整個過程中,創新工場已獲得聯想、新東方、富士康、YouTube等多方投資,啟動資金達8億元。李開復稱,如果創新工場基金有2億美元的話,會考慮做150個項目。其中,130個可能會死掉,但其他20個項目或許會帶來成百倍的回報。

  那些活著的或者將會死的項目中,豌豆莢手機精靈將會站在哪一個隊列?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