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

民營煉油廠否認減產導致“油荒”

民營煉油廠否認減產導致“油荒”

民營煉油廠否認減產導致“油荒”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據新京報報道,油荒再現,各方說辭不一。24日,中石化稱,此次油荒與民營煉油企業負荷減少相關。25日,山東一地方煉油企業人士表示,油荒主要是由兩大石油巨頭控制銷售導致。

  24日,中石化集團新聞發言人黃文生表示,此次油荒與民營煉油企業負荷減少相關,當地方煉廠油品質量和價格都低於中石化時,一些平時不來中石化加油的客戶都會轉向中石化,導致公司供應壓力陡增。中石油方面則表示,旗下27個煉廠都在開足馬力生產,公司正積極加大生產,增加銷量,保證市場供應。

  據兩大石油公司的內部數據,目前中石化的煉油能力為2.3億噸,中石油約為1.8億噸,地方煉廠產能1.7億噸,中石化約占全國煉油產能的40%,而中石油和地方煉油廠約占三成。

  大宗商品資訊機構金銀島監測的數據顯示,兩大石油公司三季度的煉油開工率大約為77%,較上年下降瞭7個百分點左右。

  山東東營鑫誠化工石化有限公司經理宋先生表示,目前煉廠的柴油生產完全正常,山東的其他煉廠也都基本正常運轉。他表示,地煉主要從國外進口燃油加工,隻要有一點利潤煉廠基本都在運行,不過現在因國際市場燃料油價格較高,再加上現在由於中石油、中石化在控制銷量,所以導致很多外地的客戶都來公司要貨。宋先生說,現在柴油對外的批發價較高,大約是8400元/噸,這一價格已高於目前全國零售均價8200元/噸的價格。

  藍燕石化董事長錢其連表示,地煉產能下降導致油荒的說法是借口。他表示,公司從事成品油批發倉儲業務,最痛苦的就是油源完全是由兩大石油公司壟斷,政府不開放成品油進口,導致即使國外的成品油很便宜,民營企業也買不來。他表示,隻有破除兩大石油巨頭的壟斷地位,形成多元化的市場供應主體才能保證國內不再現油荒。

  金銀島數據還顯示,三季度地方煉油廠的開工率僅為42%。金銀島分析師韓景媛表示,由於地方煉油廠由於長期燃料不足,正常情況下開工率也僅為50%左右。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山東地方煉油行業21傢煉廠總產能接近5000萬噸/年,但常年實際產量在2500萬噸左右,2010年的產量是2600萬噸,約一半產能閑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