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大康牧業再遭監管部門批評 募投資金幾乎花光

大康牧業再遭監管部門批評 募投資金幾乎花光

大康牧業再遭監管部門批評 募投資金幾乎花光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大康牧業上市至今問題不斷,已多次被監管部門批評。9月9日,深交所對大康牧業公司及其相關當事人又作出通報批評,原因是2012年全年凈利潤預告數據與實際數據存在重大差異,且未及時修正。

  據新京報報道,在大康牧業所在地湖南懷化調查發現,在已被發現的種種問題之外,大康牧業還涉嫌上市前資產收購造假,募投項目實際進展與信息披露不一致等。

  大康牧業2013年半年報顯示,募投項目“30萬頭養豬生態小區”已在2012年10月完成。但走訪發現,這些項目實際並未達到預計的規模,大康牧業董事長陳黎明也承認,“育肥的欄舍還差一點”,完全達產要到2014年底。

  募投項目沒完成,募投資金卻已使用瞭97%。陳黎明稱,募投資金不足的部分,會用超募資金等進行補充。一位長期從事IPO方面的律師表示,企業上市之前,絕大多數的募投項目都會經過可行性研究,從而確定募投項目所需的資金,建設期限等等。像大康牧業這種幾乎花光瞭募投資金,募投項目卻未能完成的,上市公司應如實公告,並說明原因。

  此外,對於募投資金的使用情況,公司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保薦的券商都需要進行審核把關,像大康牧業這種情況,相關會計師和券商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職。

  大康牧業是一傢以養豬為主業的上市公司,2010年11月登陸深交所中小板。在上市前的幾年中,大康牧業收購瞭懷化周邊的多個養豬場,使得公司的固定資產迅速增加。

  9月初,新京報記者走訪瞭懷化市郊,以及周邊多個縣的養豬場,“大康”的標志幾乎隨處可見。不過,一些養殖戶告訴新京報記者,盡管掛著“大康”的招牌,豬場卻並不一定是大康的資產,豬場中的豬也未必是大康的。

  大康牧業曾披露,募投項目“30萬頭規模生態養豬小區”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3個項目中的2個均未達到預期規模。(編輯:禾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