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改革難定時間表 |
5月16日,北京市政府頒佈實施《北京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方案》,確定瞭5傢三甲醫院進行改革試點,包括友誼醫院、積水潭醫院、同仁醫院、兒童醫院和朝陽醫院。 友誼醫院7月1日開始的取消藥品加成、提高醫事服務費改革無疑表現最為具體直接。 而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北京其他參與改革的4傢醫院具體改革方案還在制定中,整體進程會怎樣?有沒有具體時間表?引人關註的醫生拿藥品回扣的現象能否在改革中予以杜絕?就這些問題,記者采訪瞭北京市醫改辦主任韓曉芳以及一些專傢和行業人士。 改革分成多組 按照規定,掛一個號,主治醫生5元,副主任醫師7元,主任醫師9元,專傢也才14元,在北京一傢三甲醫院擔任科主任的王力感嘆,這不是北京的規定,全國都這樣,你說醫生能有什麼積極性? 現在,北京友誼醫院作為北京第一傢綜合改革試點醫院,打破瞭這個規定。新的收費項目被稱為醫事服務費,取代瞭原來的掛號費、診查費,分別為普通號42元、副主任醫師60元、主任醫師80元、專傢100元(各自包括40元醫保報銷費用)。 根據北京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方案,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兒童醫院將試點建立以理事會為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和靈活的用人機制。在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同仁醫院、積水潭醫院,將按照總額預算、定額管理、基金預付、超額分擔的原則,試點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和住院費用總額預付制。在友誼醫院、朝陽醫院試點按病種分組付費模式。而在所有5傢醫院,都將進行財政價格補償調控機制試點。 2011年6月,北京市成立瞭公立醫院改革領導小組,經過一年多的深入調研、反復測算論證、廣泛征求意見後,50多次修改,起草瞭《北京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方案》。該方案經市政府、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後,於2012年5月16日正式頒佈實施,標志北京市公立醫院改革正式啟動。一個半月後,進行綜合改革試點的友誼醫院最先實施醫改方案。 因為一旦切斷藥品加成這個收入來源,就必須確定具體的醫事服務費用,這兩個環節是必須緊扣在一起的。 韓曉芳介紹,其實北京公立醫院改革,2010年就從門頭溝開始瞭,當時主要改瞭門頭溝區醫院的法人治理結構。 2010年8月,作為北京市第一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二級甲等醫院門頭溝區醫院引入民營醫療集團——鳳凰集團進行托管。這傢醫院所有權仍然歸政府,但是院長由鳳凰集團任命並由該集團運營。試點施行近兩年後,門頭溝區政府對成果非常滿意。目前,門頭溝的另外一傢三級醫院——京煤集團總醫院也簽約鳳凰集團進行瞭托管,不僅門頭溝,其他區縣也有一些醫院在商談這種改革模式。韓曉芳表示。 據瞭解,北京公立醫院改革的進程將完全看改革的效果,改革措施如果在一個醫院被檢驗成熟,將推廣到另一個改革試點醫院上,如果再成熟,將推廣到一批三甲醫院上,最終落實到全市。我們沒有時間表,也不會在其他4傢醫院一一召開改革試點的發佈會。韓曉芳說。 一位行業人士指出,相對於建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人事制度、制訂績效考核等等方面,取消藥品加成收入、建立醫事服務費用相對比較容易實行。 “即便是提高瞭醫事服務費,主治醫能收取42元,但是這42元最終分到醫生手裡能有多少呢?”王力表示瞭懷疑。因為在他看來,醫事服務費用要交給醫院彌補藥品加成減少造成的損失,如果七扣八扣,隻有10%或者20%能給醫生,最終也很難提高醫生工作的積極性。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至於醫生能在醫事服務費用中獲得多少,各個醫院根據不同測算自行決定,友誼醫院提交的方案是醫生組能拿到其中的60%。韓曉芳表示,但是這60%可並非給主治醫生,而是分配給組成所有醫療服務環節的一組醫生,比如藥房,他們應該得到的藥事服務費也包括在這個醫事服務費中。 杜絕藥品回扣要靠制度全面改革 目前北京有66傢三甲醫院,而歸北京市市屬的是22傢。這也體現瞭北京市公立醫院改革的復雜性,因為2/3的三甲級公立醫院分別歸屬衛生部、學校、軍隊等部門,北京市政府能指揮得動的隻有1/3。 根據北京市醫改辦提供的材料測算,市民如果掛普通號,每次看病能夠節約11.45元。對於這個數據,韓曉芳解釋是一個估算值。進入醫保的市民,掛一個普通號隻需交2元,以前普通號的掛號費是3元,因此節省一元。另外,按照2011年全年市民看病的費用計算,平均每次就診購藥,花在支付給醫院15%藥品加成上的費用是10.45元。兩項合計,得出市民如果按照普通號交付醫事服務費,完成看病購藥環節後將節省11.45元。 這項措施顯然截斷瞭醫院通過藥品加成獲得收入的渠道,但是這對醫生看病中通過多開藥,吃藥廠回扣的行為有沒有遏制呢? 收取醫事服務費的措施不能杜絕醫生拿藥品回扣的現象,要想杜絕這個現象,需要公立醫院改革全面措施相互配合。韓曉芳表示,北京公立醫院改革主要由醫院作為主體向下控制各項費用。醫院對醫生制訂行為規范,並把考核指標與各級開支層層掛鉤。 具體地說,醫院規定瞭各個科室的開支額度,也規定瞭醫生給病人用藥量的限額。如果一個醫生給病人開過多的藥,首先受到限額限制,其次如果他開的費用過高,將影響同科室其他人開藥的額度,這種制度可以防止醫生過度開藥、專開貴的藥。 改革的醫院實行總額預付制度。這種制度就是按照總額預算、定額管理、基金預付、超額分擔的原則,比如以2010年試點醫院發生的實際費用為基礎,在適當考慮增長因素之後,確定2011年醫保定額管理指標。醫院的支出如果超過定額指標,則由醫保基金和醫院按比例分擔。這也是防止醫院開支過大的一個措施。 另外,改革醫院的醫生收入將和他的工作效率、服務水平,甚至醫患關系一一掛鉤。比如,他遭到患者的投訴,這將影響他當月的薪酬。各種措施在一起,既要考核醫生的公益性指標,也要考核他的利益性指標。韓曉芳解釋,首先是要適當滿足醫生的收入需求,要讓他們有更強的社會價值感,珍惜自己的職業,重視自己的崗位。 對於這些綜合控制醫生獲得回扣的措施,有醫生表示瞭一定程度的懷疑。一種病可以用幾種相互替代的藥,就好像你去買汽車,想買十幾萬元的汽車,符合條件的有好幾個牌子,最終哪個牌子賣得好?可能還是要看經銷商私下的讓利或者是優惠哪個更讓你心動。王力舉例。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系教授、醫改專傢劉國恩認為,防止醫生吃回扣是一個社會現象,並非醫藥行業所獨有。而想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還有待社會觀念和法制環境的整體進步。 醫藥代表給醫生回扣都用現金,如果我們的企業不鼓勵回扣,國傢嚴格稅務制度,每個藥廠的每一筆支出都必須開發票,那麼醫藥代表就隻有自己拿錢給醫生,他們可能這樣做嗎?劉國恩說。 法人治理結構還在商議 公立醫院改革內容繁雜,其中法人治理結構也是一個引人註目的方面。此次北京參加試點的5傢醫院中,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兒童醫院將試點建立以理事會為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不過,對於記者的采訪要求,參與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的幾傢醫院都表示方案尚不成熟,還沒到公開的時候。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法人治理結構怎麼樣合理,目前幾傢醫院還在制定方案,沒有最終確定。韓曉芳介紹,她認為所謂公立醫院的法人治理結構,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理事會、監事會和院長這樣一個三角制約機制。 韓曉芳認為,理事會主要要包括醫院管理層、職工代表,還要有居民代表,甚至包括一些社會賢達,至於國營出資方的代表——醫院管理局是否一定要向理事會派駐理事,韓曉芳的看法是不一定。 醫院管理局是管理國營醫院的行政機構,履行國傢出資人的職責,有點像國資委,醫院一定要建立監事會,由醫院管理局派若幹監事,同時,還必須向醫院派駐總會計師,這樣才能保證對國有資產的監督。 韓曉芳透露,目前友誼醫院和朝陽醫院的理事會都在建立之中,雖然沒有最終定下來,但是理事長已經確定,分別由各自醫院的院長擔任。 在財政方面投入,北京市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就像一把雙刃劍,對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既明確要給以財政補助,也同時明確要對基建規模予以合理控制。 對於北京的公立醫院改革,還牽扯到人事制度改革等許多方面,十分復雜和棘手,關鍵是要大膽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在改革過程中,公平和效率都要兼顧。北京一傢醫院的院長如此評論。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
2014年2月16日星期日
公立醫院改革難定時間表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