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星期三

2013財富全球論壇圓桌:成都贏在營商環境良好

2013財富全球論壇圓桌:成都贏在營商環境良好

2013財富全球論壇圓桌:成都贏在營商環境良好


  2013財富全球論壇的召開,將全球的目光聚焦到瞭成都。

  作為近年來快速崛起的西部城市,成都如何在日趨激烈的區域經濟競爭中保持和進一步發掘自身的優勢,如何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提升區域競爭力?未來的發展中還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財富論壇期間《中國經營報》記者就相關問題約請參會嘉賓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羅伯特·蒙代爾、西班牙IESE商學院全球戰略教授PankajGhemawat和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盛毅進行訪談。

  營商環境是關鍵

  《中國經營報》:在全球化時代,成都應該如何保持自身的區域競爭力?

  蒙代爾:成都正在向高科技密集型產業轉型,這其中外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成都吸收外資的數額非常巨大,外資帶來瞭資本、科技和市場,還會推動城鎮化的發展。外資對於成都勞動力的素質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這是成都在尋求發展的時候應該遵循的黃金準則。

  成都地處成渝經濟區,這是中國第四大經濟區。成都在經濟發展方面還面臨著很多區域競爭對手。對成都而言,要保持自己的相對競爭優勢,必須不斷挖掘潛力,尤其是高科技產業帶動經濟發展方面的潛力。此外,成都經濟的未來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撐。區域性金融中心崛起是中國未來的一個趨勢,成都在這方面應該大膽嘗試並爭取中央政府的支持。

  Ghemawat:對於成都來說,要保持持續的強勁發展,有3個有利因素要繼續保持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繼續完善,更多面向國內市場以及出口附加值更高的產品。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是好的選擇,軟件、制藥、集成電路板等行業對成都來說非常合適。

  我曾經為印度的公司做過15年的顧問。在印度,上世紀90年代,每個工人能夠創造每年10000美元的收入,現在每個工人能夠創造55000美元的收入。當時印度的經濟狀況遠比中國差,都能夠實現產業升級,我相信成都產業升級的過程會實施得更好。

  盛毅:七八年前,成都的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後。但是今天的成都,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經濟發展,都有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成都的IT業發展非常迅速。為什麼全球IT企業會積極進入成都?在我看來關鍵在於成都的營商環境良好,有性價比很高的勞動力,有完善的產業配套能力和開放合作包容的文化,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產業鏈條。同時,有一個懂得並尊重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的政府。

  從成都IT業崛起的歷程可見,成都要想繼續保持區域競爭力,就要繼續牢牢把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並在吸納和整合全球資源的過程中,進一步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帶動經濟更健康快速的發展。

  產業轉型之策

  《中國經營報》:剛才提到瞭產業轉型的必要性。對於成都而言,下一步應該如何進一步推動產業的升級轉型?

  蒙代爾:盡管成都市的產業升級已經走出瞭成功的一步,但真正要建立起在中國甚至部分產業在世界上也具有領先地位的現代產業體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未來的時間裡,成都市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升級目前的產業體系。從全球的經驗來看,這個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困難。解決的思路和方法也需要有大的改變。尤其是一流投資環境和人才儲備。未來的思路應該是以創新的科技實力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基礎。對成都而言這些都將是全新的挑戰。

  盛毅:在我看來,必須要進一步明確成都市的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以超前的意識制定戰略和規劃,用改革和開放的態度打造投資環境。在立足比較優勢基礎上引進一批龍頭企業,圍繞企業運行要求完善配套設施,延伸產業鏈條。並且要始終保持思路和政策的連續性,持續推進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的建設。

  上述經驗,雖然不可能在西部所有地區完全復制,但明確的定位、超前的意識、開放的環境、利用要素優勢和體制優勢引進高端產業等,還是值得一些地區借鑒的。

  潛在的挑戰

  《中國經營報》:有人把中國的西部和美國的西部相比較,認為美國西部加州的經濟發達狀況將是中國西部的明天。但是顯然,包括成都在內的中國西部的經濟發展狀況與美國有著很大不同。對於成都而言,未來的發展面臨的挑戰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Ghemawat:托馬斯·弗裡曼定義的全球化概念是指由於英特網的發展,地理情況、邊界、文化和政治因素都不再是阻礙。但是從現實的層面來看,地理因素和邊界仍然是很大的問題。

  中國的出口非常龐大,但是四川的出口量比起東部沿海地區來說,相對較小。在廣東,出口占GDP的比重高達28%,但是在四川隻有2%。中國的西部地域廣大,但是經濟活動相對少。

  成都在出口導向經濟的發展上,要面臨沿海地區的強有力競爭。作為一個內陸城市,出口要承擔更高的運輸費用。此外,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漲,成都等內陸城市還要面對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傢的競爭。這些國傢的勞動力費用低,並且臨海、地理情況更有利,進口到中國的費用也便宜。

  蒙代爾:成都的未來要繼續保持區域競爭優勢,就必須保證在成都投資的企業持續獲得良好的發展。而在這個方面,擁有高素質的人才非常重要。發展現代企業吸引人才的5個因素,一是工資收入,二是職業發展,三是職業意義,四是企業文化,五是企業所處的位置。可見最後一個才是地理位置。也就是說,地理位置不是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有限。雖然成都已經有著不錯的人才儲備,但從成都的發展需求來看,依舊是不足的。在這方面成都仍然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此外,成都應該依靠政策優勢來彌補競爭力上的短板。比如在經濟發展方面可以學習愛爾蘭,對藝術傢免稅,吸引創意人才積聚。要有高科技中心,這些高科技中心不一定像東部沿海地區那樣為出口服務,而是為本地企業和產品服務。

  盛毅:成都作為中國中西部地區發展最快的城市,要在未來5年、10年保持並擴大優勢,關鍵在於把握產業發展趨向,明確分工、異化競爭。成都的挑戰在於如何進一步加速國際化步伐。首當其沖的是產業實現國際化,技術的國際化領先、產品的國際化供給、甚至是文化的國際化融合。

  通過成都實施的“產業倍增”戰略,可以發現,代表著成都高新產業的IT信息產業已經有瞭巨大的發展。在全球前沿電子產品貨架上,來自成都的產品已經占有很大比例。但僅此還是不夠的,成都在參與國際化產業分工的過程中,高新技術產業還需要進一步發展,形成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技術和產品,這對於提升城市競爭力有不可忽視的力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