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信產品高燒不退引監管層關註 |
上周,銀信產品發行呈數量減、規模增的態勢,產品仍以短期產品為主,依然沒有兩年期及其以上產品。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建設銀行位列產品發行前五位。值得註意的是,在瘋狂攬儲的大背景下,各傢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居高不下,而產品收益的“高燒”以及該市場存在的違規操作,也引起瞭監管層的高度關註。 日前,銀監會發佈《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辦法》直指銀行理財產品的不規范銷售,強調商業銀行必須對理財產品進行風險評級,對客戶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按照風險匹配原則,將適合的產品賣給適合的客戶。業內人士表示,可以預料,監管層近期出臺或即將出臺的針對理財產品的嚴管,將會為高燒不退的銀信產品市場起到降溫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上周共有19傢銀行和27傢信托公司參與發行瞭150款銀信理財產品,發行數量較上周減少12款,減幅為7.4%。上周預計的發行規模為1624.48億元,比前一周增加瞭129.97億元,增幅為8.7%。 上周銀信合作理財產品的平均理財期限為66天,平均收益率為4.81%,與前一周相比,理財產品平均期限減少瞭15天,而平均收益率卻依然攀升,上升瞭0.17個百分點,再一次刷新最高紀錄。統計數據顯示,最近兩周,收益和期限背道而馳,且距離越來越大;平均期限在不斷的下降,而平均收益率卻一路走高。用益信托人士表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原因莫過於是銀行的“期中考試”瞭。六月底也是上半年的結束,期中考核的檢查也即將到來,而銀行面對於此的壓力,以及不斷提高的存款準備金率等各方面的的壓力,隻能發行高收益率產品來吸引客戶,以達到吸金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銀行推出的高收益產品其實是有一定風險的,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與期限同樣也成正比,而當前的收益與期限卻呈現反比關系。因此這其中存在一些危險因素,這些危險因素也包括銀行存在一些違規操作。這些危險因素使得高收益的產品背後有一定的虛假性,存在一定的泡沫,也必然會引起監管層的高度關註,並為此出臺一系列嚴管措施。 數據顯示,上周發行量最大的依然是半個月期產品,其占比較前一周上升5.12%,達到33.95%。位居第二的是一個月期產品,其次為半年期產品。上周一年期產品較上周有所下降。 上周投資方式比較單一,融資類業務類隻有信貸資產類產品,且隻發行瞭3款,較前一周下降較大。自新規出臺以來,融資類業務規模受到限制,其業務也不斷的下降,因而一直比較低迷。上周金融債券類及證券投資類產品也均有所下降,證券類產品僅發行兩款,數量是前一周的一半,而債券類較前一周數量占比下降4.35個百分點。因而上周占絕對優勢的仍然是組合投資類方式的產品。組合投資類方式較靈活,也容易規避有關部門的監管,因而更受銀行的歡迎。 從銀信產品投向來看,投向於金融市場的產品共147款,投資於基礎設施的產品發行數為0款,有3款投向於工商企業的產品。上周產品投向較前一周更加單一。基礎設施類產品再度銷聲匿跡。而工商企業類產品占比較上周雖有多上升,但與以往相比仍然較低。因而金融市場類產品依然穩坐其霸主地位,並有加強趨勢。 推薦閱讀: 中國信托業協會重要聲明來源:中國信托業協會..2011-07-05 上海舉辦第二屆信托法論壇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2011-07-04 借力制度優勢信托理財發力高端市場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2011-07-01 上海信托傅帆:轉型資產管理培育信托核心競爭力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2011-07-01 上海銀監局局長廖岷:房地產貸款風險可控來源:第一財經 編輯..2011-07-01 |
2014年4月18日星期五
銀信產品高燒不退引監管層關註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